2018年10月10~12日,ISO/TC256顏料、染料和體質顏料第九屆年會在廣州舉行,會議任命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為ISO/TC256中國首席推廣促進官。
“得標準者得天下。”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對這句話有著深刻而透徹的理解。在有機硅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他最大的心得就是:把握好制定標準的機會就能搶占市場戰略制高點。
幾十年職業生涯中,他與標準形影不離、結伴而行,利用這個利器成功打破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我國氣相法二氧化硅的技術壟斷,同時還為中國硅酮密封膠、氣相二氧化硅產業贏得了寶貴的發展契機,用標準成就了民族產業的輝煌。
一項國標成就一個產業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在硅酮膠行業從業期間,便將加快制定硅酮結構膠強制性國家標準作為首要工作。在1997年,由王躍林博士主導制定的GB16776-1997《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國家標準正式發布。硅酮結構膠領導小組以此為依據,開始推行生產認定制度,市場開始了一輪大浪淘沙,硅酮結構膠民族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此后十多年,我國硅酮結構膠及密封膠產業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長,成為與美國、歐盟并駕齊驅的世界三大硅酮結構膠及密封膠生產基地。隨后王躍林又主導、參與了硅酮密封膠系列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進一步完善了標準體系,使中國標準成為與美歐齊名的國際三大標準體系之一。2002年,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在佛羅里達舉辦密封膠年會,王躍林作為唯一的中國專家在大會上做了報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另一個以標準推動產業發展的經典案例是GB/T20020-2005《氣相二氧化硅》,也是企業標準轉為國家標準的典范。王躍林博士同樣是這場大戲的主角。
2002年,王躍林團隊制定了第一個氣相二氧化硅的企業標準,以此為藍本,他們對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進行補充完善,將企業標準成功轉化為國家標準GB/T20020-2005《氣相二氧化硅》,并于2013年完成了標準的修訂。該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使我國氣相二氧化硅產業走上了規范、健康的發展道路,使民族品牌在市場夾縫中得以生存、發展并逐步壯大。
中國智慧載入ISO史冊
進入21世紀,國際貿易競爭“規則之戰”特點凸顯,通過主導制定國際標準來構成技術壁壘,歐美各大公司壟斷和控制了市場,在全球建立了自己的商業科技帝國,對后發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形成了嚴重制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有2萬多個大標準,中國參與的僅有1%。
這讓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深感痛心和不安,他立志要在有機硅領域中率先打破這一魔咒,讓中國智慧在ISO的史冊上閃爍。我國是建筑密封膠生產大國,也是納米碳酸鈣消費大國,他決定從納米碳酸鈣尋找突破口。
2013年ISO/TC256委員會首次在成都舉行年會,王躍林博士的一篇論文引起中外專家關注,委員會決定增補王躍林為密封膠用納米碳酸鈣ISO標準計劃的聯合負責人。
王躍林博士抓住這次機會,下決心要在ISO標準上有所突破。他與工作團隊一起對標準草案文本進行逐字逐句梳理,對關鍵指標進行多次試驗驗證,多次與國內外專家進行磋商,做了大量繁瑣細致的工作。
參與標準審核和投票的還有日本的專家,他們認為日本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納米碳酸鈣生產國,對中國人主導制定標準耿耿于懷,多次提出質疑,而且在不同階段表決中要么反對要么棄權,不斷制造麻煩。
至今,王躍林博士對2014年9月在瑞士召開的國際標準討論會上的一幕仍記憶猶新:“那次會前,日本代表對草案表示強烈反對,提出了30多條意見,并要求只能制定技術報告,不能形成國際標準。面對挑戰,我們沒有氣餒,我是用戶,心里最清楚什么樣的指標才是最適合的,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標準爭奪戰。”
為了應戰,中國團隊在去瑞士前連續幾天夜以繼日討論,逐條分析研讀,準備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和資料。在瑞士討論會上,王躍林等人對所有意見進行了詳細解釋,對日本專家現場提出的質疑一一作答,會議從下午一直開到了第二天凌晨,最終用事實說服了日本代表。2015年,中國主導的ISO18473-1:2015《密封膠用納米碳酸鈣》發布,這是中國在ISO標準體系中完成的首項納米材料標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智慧與力量。
此后,王躍林博士又憑借自己的遠見卓識與聰明才智,在制定氣相二氧化硅ISO標準時,再一次為中國企業贏得重要的國際話語權。
我國氣相二氧化硅產業是在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的帶領下從歐美公司不斷打壓的夾縫中頑強成長起來的,在產業有了一定基礎后,王躍林果斷決定,在國際標準制定上我們不能再落在別人后面,落后的滋味不好受。
2014年,由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主導與德國贏創工業集團公司決定聯合制定硅橡膠用氣相二氧化硅ISO標準。2015年10月提案獲得批準,王躍林博士擔任負責人,贏創集團質量總監MartinReisinger擔任聯合負責人。中外聯合團隊經過4年多的艱苦工作,ISO18473-3:2018《硅橡膠用氣相二氧化硅》于2018年3月9日正式出版。
“事實證明,標準的發布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不僅帶動了我國數千億氣相二氧化硅下游市場的大規模發展,也為我國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贏得了國際貿易主動權。放在今天,這個標準的戰略意義更加突出,對有機硅產業而言,氣相二氧化硅就如同電子信息產業的芯片,如果沒有氣相二氧化硅民族產業的崛起,今天我國有機硅產業將會仰人鼻息,那樣的情景讓人難以想象。”王躍林十分慶幸地說道。
榮譽面前永不停步
王躍林博士在硅酮結構膠及密封膠、氣相二氧化硅等產品的技術開發、工程化轉化與制定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方面幾十年如一日地辛苦工作著,他的付出與努力為他贏得了許多令人艷羨的榮譽。
上世紀90年代,王躍林博士主持開發的硅酮建筑結構膠產品,打破了美國和德國在該產品領域的技術壟斷,為我國有機硅密封膠產業發展和玻璃幕墻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因此榮獲了1999年度廣州市科技突出貢獻金鼎獎;2000年,年僅34歲的王躍林博士成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6年,王躍林博士在人民大會堂捧回了由國家質監總局和國標委授予的首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的大紅獎狀;201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授予他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7年,ISO/TC256委員會在柏林舉行年會,鑒于王躍林博士在推進ISO18473標準化方面的突出貢獻,他榮獲了由該委員會首次頒發的杰出貢獻獎;2018年,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向他頒發了中國氟硅行業功勛成就獎。
失敗與成功、挫折與榮耀伴隨著王躍林走過了30年的奮斗歷程。對他而言,所有的榮譽如同旅途中的風景,一閃而過,絲毫沒有牽絆前行的腳步,他的目光始終瞄準遠方的目標,心無旁騖,對標準的執著和興趣絲毫未減。
“ISO18473-3《硅橡膠用氣相二氧化硅》未來發展還缺少一項重要的測試方法標準,目前國內外都還是空白。我們目前正在同步制訂氣相二氧化硅硅羥基測試方法的團體標準和ISO標準,我國的團體標準有望在今年推出,而ISO標準預計在3年內發布,我們將創造中國團體標準轉化為ISO標準的奇跡。”王躍林博士十分自信地表示。
2018年10月10~12日,ISO/TC256顏料、染料和體質顏料第九屆年會在廣州舉行,會議任命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為ISO/TC256中國首席推廣促進官。
帶領匯富硅材料走向輝煌
在研究院院長王躍林博士的帶領下,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在氣相二氧化硅領域高歌猛進。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納米粉體材料--氣相二氧化硅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氣相二氧化硅領域主導制定了多項國際和國內標準,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掌握采用有機硅單體和多晶硅生產過程副產物為原料生產氣相二氧化硅的企業,在產能與深加工處理技術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在未來的發展中,標準和創新將是宜昌匯富硅材料有限公司不斷發展的源動力。